分析檢測出汽車零部件出現氣孔的原因
汽車零部件鑄件是用各種鑄造方法獲得的金屬成型物件,即把冶煉好的液態金屬,用澆注、壓射、吸入或其它澆鑄方法注入預先準備好的鑄型中,冷卻后經打磨等后續加工手段后,所得到的具有相應形狀,尺寸和性能的物件。那么,如果鑄件表面出現氣孔,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?
特征:氣孔是存在于鑄件表面或內部的孔洞,呈圓形、橢圓形或不規則形,有時多個氣孔組成一個氣團,皮下一般呈梨形。嗆孔形狀不規則,且表面粗糙,氣窩是鑄件表面凹進去一塊,表面較平滑。
汽車零部件如出現明孔外觀檢查就能發現,皮下氣孔經機械加工后才能發現。
一、形成原因:
1、模具預熱溫度太低,液體金屬經過澆注系統時冷卻太快。
2、模具排氣設計不良,氣體不能通暢排出。
3、涂料不好,本身排氣性不佳,甚至本身揮發或分解出氣體。
4、模具型腔表面有孔洞、凹坑,液體金屬注入后孔洞、凹坑處氣體迅速膨脹壓縮液體金屬,形成嗆孔。
5、模具型腔表面銹蝕,且未清理干凈。
6、原材料(砂芯)存放不當,使用前未經預熱。
7、脫氧劑不佳,或用量不夠或操作不當等。
二、避免方法:
1、汽車零部件的模具要充分預熱,涂料(石墨)的粒度不宜太細,透氣性要好。
2、使用傾斜澆注方式澆注。
3、原材料應存放在通風干燥處,使用時要預熱。
4、選擇脫氧效果較好的脫氧劑。
5、澆注溫度不宜過高。